当前位置:主页 > 未解之谜 >

张仪怎么死的 芈月为什么杀张仪

来源:互联网时间:2023-03-31 23:17作者:欲云谈史论今浏览:

同样的命运:张仪与范睢都在隐退一年后去世,善终还是别有隐情?,下面是欲云谈史论今给大家的分享,一起来看看。

张仪怎么死的

公元前311年,执政长达二十七年的秦惠王不幸去世,时年四十六岁。秦惠王名驷,十九岁即位当年,就杀死了对秦国作出巨大贡献的商鞅;执政十三年后,又在张仪辅佐下,追随东周潮流,改号称王。在他一生中,北伐义渠,西平巴蜀,东出崤函,南下商於,为秦最终统一天下打下了坚实基础。

对山东六国而言,秦惠王去世意味着一位强大对手就此倒下,心中难免暗自庆幸。可对有些人来说,秦惠王去世却意味着一场巨大的危机。在这些人当中,感受最为深刻的莫过于张仪。

秦惠王虽然杀死了秦国最大的功臣商鞅,却对以权变闻名于世的张仪异常信任。继位后,正是仰仗张仪的连横之术,秦惠王成功地率秦国踏出了崤函天险;张仪担任相国后,又推动秦国称王;后来张仪还将楚怀王骗得团团转,间接令楚失去汉中之地,从此再也无力与秦国相抗衡;在魏、齐出现了联合抗秦迹象之时,张仪又主动回到魏国以混乱山东六国的合纵企图……。

可以说,是秦惠王与张仪的紧密配合、彼此相得益彰,秦国才能在商鞅变法后取得如此迅猛的大发展。

然而,张仪入秦后一直都是利益当先,无视道德与义理,也替他招来了不少骂名。新继位的秦武王,就极为讨厌张仪这种作派,明显对他有些冷淡。不单是秦武王,秦国大臣很多也都看不惯张仪为人。所以秦惠王死后,有关张仪的闲言碎语就悄悄多了起来。

得知张仪处境不妙,最为兴奋的人莫过于公孙衍。当年公孙衍在秦国斗不过张仪,被迫回到了魏国;现在秦惠王一死,公孙衍顿感机会来临,想趁机对张仪落井下石。为此,公孙衍立刻与秦国故旧联系,商讨此事。故人李仇就向公孙衍建议:“您不如从魏国召回甘茂,从韩国召回公孙显,并重新起用赋闲的樗里疾;这三个人都是张仪的仇人,您如能让他们回秦出仕,那么诸侯们自然就知道秦国无张仪容身之地了!”

最大后台一倒,张仪周边顿时全变成了敌人。以权变闻名于世的张仪,怎么会如此不受欢迎?

秦武王继位后,最大的心愿就是“通三川,窥周室”。为达成心愿,他特地任命下蔡人甘茂为右丞相。可不巧,早在十余年前,张仪就意外地与甘茂结下了梁子。当年公孙衍为赢得魏惠王信任,联手张仪陷害史举,迫使史举灰溜溜地离开了魏国。史举可不是一般人,恰好就是甘茂的老师。秦武王一上台就这么重用甘茂,张仪心里肯定是不痛快。

很快,张仪就迎来了与甘茂的第一次交锋。

秦惠王死后,张仪一直想推动秦国把汉中还给楚国。当年张仪多次欺骗楚怀王,间接导致楚国失去了汉中之地,这让楚人对他恨之入骨。如今秦国新王明显的冷遇,这让张仪深感秦国已非久留之地。推动汉中归还给楚国,张仪就能改善与楚人的关系,自己将来也就多了条后路。

于是,张仪对秦武王说:“占有汉中,不过是个祸害。这就好比树种得不是地方,别人必定要砍伐它;家中有不合适宜的财物,必定会带来灾难。现在汉中之南明显更有利于楚国,那么它必然会是秦国的累赘。”如今秦惠王刚死,秦国大局不太稳固,张仪是想以此来劝说秦武王与楚国交好。可张仪这话明显言不由衷:当年他以商於之地六百里将楚怀王骗得团团转时,有没想过“家有不宜之财”的问题?

张仪这么说,甘茂却竭力反对:“土地广大,这类忧虑自然就多!秦国刚有祸乱,大王您就割让汉中来求和,楚国也必定会背离天下诸侯来与大王亲善。可大王今天拿出汉中向楚国求和,那么万一再有什么乱子时,大王您又拿什么去与楚国交易呢?”国家一有困难就要献土求和,秦国土地不得早晚送完了吗?

甘茂一开口,秦武王二话不说,立刻就否定了张仪的建议。眼见秦武王不再信任自己,张仪无可奈何,主动请求离开秦国,回魏国去了。

甘茂反对张仪,有多大程度上是替老师史举出气?这确实无从考证了。但以甘茂与张仪势同水火的状态来看,不可能一点都没受到自己老师的影响。

不仅仅是甘茂、公孙衍等少数人,在秦国看不惯张仪的还大有人在。

刚到秦国时,为稳固自身地位,张仪经常玩弄各种手段,与众多秦国大臣都因此而有了过节。这其中,在秦国声望甚高的樗里疾也成了张仪攻击的对象。

樗里疾是秦惠王异母弟,母亲是韩女。在东周其他诸侯国,公子或王子多多少少都能得到块封地,足以安享一生。可在秦国,商鞅变法之时就明确提出,任何人、哪怕出身再高贵,如果没有战功都“不得为属籍”!因此,即便是“公子”,樗里疾也毅然决然地踏入了军营,走上战场以挣得军功。

秦惠王十一年时,樗里疾以右更的爵位率兵攻占了曲沃(《史记·六国年表》);秦惠王二十五年,樗里疾率兵攻打赵国,攻占了蔺(今黄河晋陕峡谷两岸);秦惠王二十六年,樗里疾助魏章攻楚,夺取了汉中,因此而获得了封君的爵位。

虽然出身高贵,樗里疾却是凭借自身战功,一步步登上了高位。因为樗里疾滑稽多智、战功彪炳,秦人都尊称他为“智囊”。

与这么一位才能出众的公族人士共事,张仪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了威胁。为此,张仪想尽办法地要陷害樗里疾。

曾有一次,张仪假装很尊重樗里疾,让他出使楚国。暗地里,张仪却让楚怀王出面,请秦惠王用樗里疾为相国。趁着樗里疾不在国内,张仪赶紧对秦惠王说:“尊重樗里疾让他出使楚国,是为了秦、楚两国交好。现在他人在楚国,楚王还为他请相国之位,我听说他曾对楚王说:‘大王想张仪在秦国举步维艰吗?请让我来帮您吧!’楚王为笼络他,所以才为他请求相国之位。如果大王听从楚王之请,那么樗里疾一定会以秦国来侍奉楚王!”

虽然是亲兄弟,可秦惠王与樗里疾毕竟不是同母所生。樗里疾太过能干,早就让秦惠王感受到些许威胁。听到张仪这么一说,秦惠王顺势就大发雷霆,立即撤除这位弟弟的一切职位,让他回到封国赋闲去了!直到秦武王继位后,樗里疾才得以洗去冤屈,回来担任左丞相。

为了争权夺利,张仪不惜捏造是非来陷害秦国公族,秦惠王死后,知道真相的秦人还能容忍他吗?

秦惠王没死前,张仪可谓是“要风得风,要雨得雨”。凡是与张仪作对之人,在秦国都难有容身之处。不过,也有一人,虽然屡次遭张仪陷害,却每次都能安然脱身。这位有些神奇的人物不是别人,正是陈轸。

陈轸也以纵横之术闻名于世,来秦国出仕后,自然被张仪视作潜在竞争对手,多次在秦惠王面前诋毁他。

有次,张仪对秦惠王说:“陈轸常年奔走在秦、楚之间,现在楚、秦交恶,楚人却对陈轸个人极为友好,可见陈轸只是为了自己而不为秦国了。如今陈轸想离开秦国到楚国去,大王您不应该考察一下这事吗?”

秦惠王听了,命人立即找来陈轸,当面质问他:“我听说您想离开秦国到楚国去,有这事吗?”

陈轸毫不含糊,答道:“是的。”

秦惠王脸色一变,语气立即凝重起来:“张仪说的话果然是真的!”

陈轸却淡定得很,答道:“不但是张仪知道,随便一个路人都知道我要去楚国!”

稍稍停顿了会,陈轸继续说:“孝己敬爱他的父亲,以致天下父母都想让他做儿子;伍子胥忠于他的国君,以致天下国君都想让他做臣子;能卖到邻里的仆妾,是个好仆妾;被休的妻子能嫁到乡里的,是位好女子。我如果不忠于大王您,那楚人凭什么会认为我为人忠贞呢?忠于大王您的大臣将被抛弃,我不去楚国还能到哪里去呢?”

孝己,是商王高宗戊丁之子,以孝行闻名天下;伍子胥辅佐吴王阖闾、夫差,因尽忠而死;仆妾能卖到近邻,证明这个仆妾的勤快与忠诚得到了近邻认可;二婚女子能再嫁到乡里,证明同乡人都知道这位女子贤惠而守妇道。陈轸举出这四个例子来说明自己的忠心,这让秦惠王大为感慨,马上就阻止了陈轸离开秦国。

多次遭到陷害后,这让陈轸也对张仪恨之入骨。后来为了报复,陈轸不惜联合在魏国的公孙衍来与张仪作对,致使张仪回魏国卧底的计划几乎一无所成。以此而言,张仪之所以没能为秦国作出更多贡献,某种程度上正是因为他树敌太多!

人生得意时,谁都想像范睢一样,快意恩仇;可轮到失意时,又有几人能像范睢一样,进退自如?在亲信郑平安与王稽先后出事后,范睢能及时激流勇退而得善终,算得上是一位识时务的俊杰。可隐退后一年范睢就不幸去世,谁又知道他这一年间承受了多大压力?

张仪也一样。

因为四处树敌,秦惠王一死,张仪的政治根基也就彻底动摇了。在看出秦武王明显不喜欢自己后,张仪迅速为自己找了条后路,回魏国去了。能够狡兔三窟,看来张仪也是位进退自如的识时务俊杰。可回魏才一年,张仪也不幸去世了——如此看来,退隐后张仪会过得舒心吗?这一年来诸多政敌都在秦国重新执政,而魏国又几乎听命于秦,恐怕此时张仪能睡个安稳觉就算是烧高香了!

从公,四处树敌让张仪仕途难得更进一步;从私,四处树敌又让张仪晚年难得安心之所。失意之余,张仪有没有后悔过自己当初的所作所为呢?

芈月为什么杀张仪


《芈月传》中,芈月救了张仪,张仪也救了芈月,看似不讨好的张仪却左右了秦楚两国的命运。近日,张仪虽然去世,但是芈月却常常想起张仪……假如张仪生活在今天,又当如何呢?

近日,《芈月传》大热,而作为拆台第一高手的张仪也在剧中大放异彩:取信秦王,荣膺国相;戏耍楚王,献商於六百里土地……很多人不喜欢剧中的张仪,认为他只有一张如簧巧嘴,其余只剩下惹人厌的份儿了。

但历史中的张仪却师承鬼谷子,历秦二世为相,剧中主张以“横”破“纵”,瓦解了公孙衍的合纵之术,为强秦的霸主地位立下了汗马功劳。可以负责任地说,张仪于秦国的作用丝毫不下于张子房于汉、诸葛孔明于蜀。假如张仪生活在现代,他会不会让合纵连横之术在现代商场大放异彩呢?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何为合纵连横之术。

大树底下好乘凉,也好危险

俗话常说,大树底下好乘凉,但是大树底下也不是那么安逸的,雷雨天有雷击的危险,秋冬时节百叶凋零,想要乘凉也只能洗洗睡了,呵呵。

当年的秦国就是这样一株大树,而其余诸国只是一株株小树苗。秦国这棵大树枝繁叶茂,不仅采光率高,而且还能最大限度吸收土壤中的养分。其他诸侯小树自然不爽了,怎么办呢?有的小树乞求大树能施舍一点养分和阳光,另一些则意图联合其他小树,一举将大树铲除。

大树自然也没闲着,它深知自己虽然枝繁叶茂,但周遭强敌环伺。于是开始找地理位置较远的一些小树合作,大树吸收的养分和阳光,因为地理的距离对这些偏远的小树影响不大,利益瓜葛不大,而小树有大树助力,自然轻松许多。

看到偏远的小树都依附了,其他小树心里就泛起了嘀咕:继续抵抗还是见风使舵?我看赵国、燕国也要倒戈相向了……不行,不能事事晚人一步,必须先依附!在烽火连三月的时代,思维稍微有转变,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,各诸侯的小树自此也纷纷赶来依附,连横就自然破了合纵之危了。而远交近攻也就是连横之术最有效的一种方法。

合纵之术其实就是反过来,诸国纷纷不买大树的账,你抢我底盘,抢我阳光和养分,我就要灭了你!于是所有小树联合一起,抗击大树,至于鹿死谁手,也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。

放眼时下的商业大势,连横合纵之术看的就是行业内几个头牌的选择,选择合并还是对立,其余诸国很大程度上就是跟着前人走,没人去管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吃得爽不爽,螃蟹会不会割嘴或者是能不能吃掉螃蟹,只要他敢吃,我就敢跟随,对当时信息闭塞的时代,这样的选择也在情理之中了。

吃着碗里的,更要惦着锅里的

2015年岁末,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乌镇举办,如果张仪生活在现代,那互联网+时代岂不是他的天下,哪还会有什么赶集和58合并,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合并,美团和大众点评合并……那就会变成张仪子公司A和子公司B合并,张仪子公司B和子公司C合并……其实,张仪子公司这样的合并也是合纵连横之术的现代升级版,都是为了优化资本,不给其余竞争对手留下任何机会。

张仪在现代资本市场运用合纵连横之术,其目的就是为了盘活资金,让有效资产在最短时间里创造最大利润。资本市场运作,可以分为三种模式:

横向投资或并购(连横之术)

我把我的阳光和营养占为己有,也把身边朋友的阳光和营养也占为己有,当然,我的也是你的,独乐乐不如众乐乐,大家好才是真的好。强强联手,彼此分享,就自然让其他人讨不到好处。这是张仪擅长的,也是现代商战中所必须的。

垂直投资或收购(合纵之术)

假如张仪生活在现代,肯定也融会贯通了师弟苏秦的合纵之术。垂直投资或收购是为了完善产业料条,强秦是桃树,赵国是柿子树,我春天想吃桃子,冬天想吃柿子,怎么办?那就把赵国拉过来就可以了,相互整合资源,把资源和利益最大化。

新产业链拓展开发,投资或收购

假如张仪生活在现代,最需要学习的就是新产业链拓展开发。新产业链拓展开发需要的就不单纯是连横或者合纵那么简单了。好比强秦是桃树,我想吃桃子,但是不想吃桃子的时候,我想喝桃汁,手工榨汁太累,那就一台榨汁机就好了,虽然榨汁机现在没什么用处,但是未来其他诸侯国想喝桃汁、梨汁、枣汁的时候,它就能派上大用场了。不同于合纵连横,这更像是一种潜在投资。

合纵连横和现代商场休戚相关,假如张仪生活在现代,一定是“吃着碗里的,惦着锅里的”中的翘楚,就算强如秦国,也要有精通连横之术的张仪为其智囊,方能横跨六国,并吞九州,成就万世之业。而现代企业需要有强秦的眼光和魄力,更需要有张仪这样的智囊,方能立于不败之地。

以暴制暴被认为是莽夫之为,以德报怨被认为是君子之为,此二者皆不能作为战场之为。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,方能作为战场之为,更是现代商场之为。

本文来自微信公共号:上官萧羽 (ID: shangguan1918)本号专注读史,品史,并不定期赠书,欢迎关注。

作者介绍:高连兴,混迹出版、传媒界多年,天津作协会员,出版过多部畅销书,署名作品多部,大梦未醒,却常有戚戚焉,愿以文字与各路英雄为友。

未解之谜排行